今年的梅雨來勢洶洶,梅雨量自1961年以來排名第三,一個多月的洗禮,給江陰人民的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眼看著“梅姑娘”有望在7月19日左右離開,卻還要“淋漓盡致”。
7月15日,江陰市防汛防旱指揮部發布關于提升我市防汛應急響應Ⅲ級的通知,氣象臺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江陰市防汛工作迎來最后的考驗。
當天上午,公司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再次就全力做好各項防汛工作,保障安全穩定供水,減少排水轄區災害影響等進行了部署,要求檢查各類防汛設施及物資,確保拉得出、用得上、打得響;嚴格24小時值班制度,加強巡檢力度;提高原水、工藝過程水、出廠水水質檢測頻次,密切關注水質變化;重點易澇路段專人值守,保障轄區內不積水、不溢水,確保平安度汛。
根據往年經驗,公司自3月起便積極備戰汛期,各部門、子公司多措并舉,精準發力,強化落實,做足了防汛準備。
一、資源調配 科學合理
備足備全各類防汛設施及物資,嚴格領導帶班及24小時值守制度,加強業務技能培訓,確保非常時期物資、管理、人員三到位。
二、隱患排查 不留死角
各水廠、加壓站全面檢查防雷、防臺、防汛設施,清理疏通電纜溝,完善排水系統;恒通排水公司對轄區內637公里排水管網、124座污水泵站進行專業養護,清疏管網352.9公里,清掏檢查井、雨水箅15829座,對新華路隧道、澄張公路、南閘大洋橋、馬鎮紅星四個重點泵站安裝遠程監控系統,實時掌握運行狀態。
三、應急演練 常抓不懈
開展倉庫防汛防澇、應急發電等實戰演練,提高員工應急處置能力,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6月13日,突如其來的雷暴強降雨造成三座排澇泵站故障。接報后,恒通公司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連夜派遣技術骨干趕赴現場,調派發電機、移動泵車等設備開展應急排澇,同時對損壞泵站進行恢復。各工作小組響應及時,處置得當,未對居民出行造成較大影響,經受住了實戰考驗。
四、專業服務 主動靠前
推行供水服務分級管理模式,通過962001微信公眾號向物業、大用戶點對點推送“汛期友情提醒”,告知防汛準備及應急處置工作要點。
汛期必將過去,但持續的高溫也隨即而來,江陰市的日用水量持續走高,“澄水人”也即將迎來今年的大“烤”。
為切實保障夏季全市足量、足壓、優質供給生產、生活用水,公司召開高峰供水備戰工作專題會議,提前謀劃,科學分析,從供水設施的維護、生產工藝的管理、水質的保障、生產的安全到應急能力的提升等方面早作準備,多措并舉,確保今夏高峰供水安全。
一、抓運行,優化供水設施。
對水廠的供水設備設施開展拉網式巡檢、維護、保養行動,及時消除潛在隱患。各水廠工藝管理嚴格按照《城鎮供水廠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程》的規定執行,定期對各工藝池組進行檢查、維護、檢修,確保各工藝點始終處于一個良好的狀態。出臺江南水務二次供水工程技術及運行維護標準,完善二次供水建設及維保標準化管理,提升泵房建設、設施維保及應急搶修水平,目前已有360個小區共688套設施納入公司運行維護管理范圍。定期運行及保養應急備用水源地機泵設施,確保即啟即用。
二、抓水質,加強制度性監測。
嚴格執行班組、廠部及公司三級檢驗制度,加強對水源水、工藝過程水、管網水的水質監測工作。全市144個管網水監測全面覆蓋供水管網,掌控江陰地區供水水質。加強疫情期間水質檢測工作,新增認可檢測能力包括水質、水處理物質等11項,檢測能力達到186項,全覆蓋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106項指標。
三、抓安全,提升技防能力。
開展市政給水管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成立江南水務市政給水管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制定周密方案,組織各方力量,明確職責分工,細化落實舉措,確保排查計劃穩步推進、排查區域無縫覆蓋,隱患整治督改徹底,監管機制長期有效。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檢查15次,開展高錳酸鉀應急投加、大口徑供水管道爆管等應急演練,開展安全生產月系列活動,筑牢安全防線。
四、抓成效,改善營商環境。
制定出臺《江蘇江南水務股份有限公司進一步優化用水報裝營商環境的實施方案》,實行用水報裝工程費用定額收費辦法。進一步優化用水報裝軟件系統,深入推行“用水報裝管家”貼身服務,變坐商為行商,主動上門為用戶解決用水疑難。
五、抓落實,突出崗位意識。
利用班務會、生產會、座談會、動員會、電子屏、宣傳欄、微信公眾號、QQ群、報紙等多種載體,大力宣貫安全保供理念和業務技能知識,進一步明晰職責,明確分工,應對措施到崗到人,督查考核強化落實。實行公司、水廠、加壓站、熱線、搶修隊的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圓滿完成今夏的高峰供水任務。